律匠动态
“特殊资产处置难点解疑”
2020年12月18日,律匠学院第三十七期讲座“特殊资产处置难点解疑”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由律所创始人、破产重组与不良资产法律部副主任汪勇专律师主讲。
汪律师就特殊资产的前世今生、不良债权转让难点解疑、特殊资产处置难点解疑以及律师在特殊资产处置中的作用等内容再律匠学院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第一部分,汪律师详细阐述了特殊资产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特殊资产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变化。
第二部分,结合不良债权转让的法律适用和三个案例分析,汪律师为大家介绍了不良债权区别于一般法律的特殊规定、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债权转让与金融收益权转让。
第三部分,执行程序是“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能否实现,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但因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外界干预等原因,导致执行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社会问题。关于特殊资产处置难点,汪律师从以下几点为大家解疑:1.执行房产时,执行异议提出租赁先于抵押权、且主张已付租金;2.在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情况下,被执行人及案外人提起近十起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并另起诉讼;3.房地产企业破产后特殊资产处置路径。
第四部分,汪律师在特殊资产处置中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1.委托清收方(服务机构);2.项目尽职调查与商务谈判;3.破产管理人与项目构建。
课后,在场的律师结合汪律师此次讲座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在座的律师表示此次讲座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同时也期待汪律师下一次的交流与分享。
▽
END
▍律师介绍
汪勇专律师
破产重组与不良资产法律部副主任
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理事、监察法学研究会理事、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英语专业八级,拥有证券从业资格。
某中国500强公司法务管理,主办过一批大要案,尽调评估不良资产项目标的数十亿以上。其中包括浙江某公司债务重组体量约12亿元;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食药监总局挂牌督办、被公安部列入2015年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利剑"行动第二批督办案件的林某某等14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该案 被评为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大优秀挂牌督办案件);参与办理杭州保姆纵火案、维护受害人林某某一方的合法权益。
著作论文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第五届金融检察 论坛征文三等奖等5个国家级奖励、7个省级奖励,并先后在《检察日报》、《东南法学》、《福建警察学院学报》等知名刊物发表论文近10篇。
主要业务领域:金融刑事、金融不良资产项目(包括不限于不良资产投资、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等)、应收账款处置、涉外金融等。
声 明 :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转载本号文章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有其它问题与投稿,请联系编辑(微信:dingyiying8749)或发送邮箱至lvjianglssws@163.com。